张家港青年网

搜索
查看: 572|回复: 4

[人物] 江尾海头古暨阳——张家港历史文化亮点评述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0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新手注册

x
             江尾海头古暨阳
              ——张家港历史文化亮点评述      
在一些人心目中,认为张家港1962年建沙洲县,1986年撤县建市,短短几十年没有多少历史文化可言。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我们先祖赖以生存的张家港大地,其文明发展史至少已有8000年。在千年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张家港人不仅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样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笔者试从浩瀚史海中采撷几片亮色,以供读者研究参阅。 
 
东山村遗址历史之久在长江下游古遗址群中首屈一指 
 
古文化遗址是一个地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研究祖先生产、生活状况的重要依据,在考察地方文明发展史中具有重要意义。
至上世纪末,张家港境内共发现10处古文化遗址,它们是:东山村遗址、徐家湾遗址、许庄遗址、蔡墩遗址、韩墩遗址、河阳山遗址、凤凰山遗址(南沙)、西张遗址、西旸遗址、老烟墩遗址。这些遗址分布时间约在距今2500年~8000年之间。其中东山村遗址距今8000年,历史之悠久,在长江下游古遗址群中可谓首屈一指。 
东山村遗址位于南沙香山之麓的东山村境内,发现于1989年。经过考古专家3次发掘,清理出原始房址6处,墓葬8座,灰坑1个,陶器、玉器、石器200多件,还发现了兽骨、稻谷、木炭、纸烧土等多种遗迹遗存。1992年,经北京大学作C14测定和孢粉化验分析,其文物中最早的年代为距今7260±60年。1999年经树轮校正,确认为距今8059年。笔者查阅了周边一些县市的志书,这些地区都有新石器时代的古遗址,但最早的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在此之前,太湖流域较早的遗址有:浙江马家浜遗址距今6000年,河姆渡遗址距今7000年。而东山村遗址不仅大大早于周边县市的古遗址,而且还略早于名闻遐迩的马家浜与河姆渡遗址,是一处典型的由新石器时代早期向中晚期渐变阶段的古遗址。 
从东山村遗址的出土文物看,由13个柱洞组成的长方形房址,证实我们的祖先早在8000多年前已经开始定居生活;出土的稻谷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稻谷之一,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还早900年;出土的陶质纺轮是沿江地区至今发现最早的纺纱、纺线工具,对于研究原始纺织生产水平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东山村遗址的发现,证明张家港地区是长江、太湖流域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其历史渊源之深、之久,在江南各县市中毫不逊色。 
     
杨舍建治时间之早在周边县市建治镇中名列前茅 
     
众所周知,早在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张家港境内就设置了县级行政建制暨阳县,县治(县署所在地)是杨舍镇。这在现存最早的明代弘治《江阴县志》中记载得十分清楚。集历代江阴旧志之大成的清代光绪《江阴县志》,再次确认了暨阳县治是杨舍镇这一史实。 
晋代的暨阳县地域广阔,东起福山、妙桥,西至利港、申港,北枕滔滔长江,南接顾山、河塘,面积约有二三千平方公里。在如此广阔的地域中选择杨舍作为县治,足见杨舍在当时的重要历史地位。 
如果把杨舍建治时间同周边县市的建治镇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它比常熟的虞山镇早2年(虞山镇建治在太康四年即公元283年),比江阴的澄江镇早274年(澄江镇建治在梁代绍泰元年即公元555年),比昆山的玉山镇早470年(玉山镇建治在唐代天宝十年即公元751年),比吴江的松陵镇早718年(松陵镇建治在后梁开平三年即公元999年),比太仓的城厢镇早1216年(城厢镇建治在明代弘治十年即公元1497年)。 
至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暨阳县分割为梁丰、江阴、利城三县,其中梁丰县“建于暨阳之墟”,县治仍在杨舍镇。直到唐代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境内县级建制撤销,自此之后,我市境域分属江阴、常熟管辖。也就是说,杨舍镇作为暨阳、梁丰的县治,在晋唐时期存在了314年之久。 
 如果翻阅国史方志,可以读到发生在暨阳、梁丰古邑的许多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事件和在史海惊涛中沉浮的多名风云人物。清代叶长龄所著《杨舍堡城志》也对暨阳乡、暨阳县、暨阳湖、暨阳县署、暨阳县令、古暨阳文社等进行过记述和考证。可惜的是,由于唐代以后连年兵燹,屡遭毁坏,昔日古邑文物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很难寻找。但作为暨阳、梁丰的后人,对于在1700多年前杨舍即是县治并延续314年的历史,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忘记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5-30 1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抗”斗争影响之大在江南一带实属罕见 
     
“三抗”是指抗金、抗倭、抗阉。由于张家港地处江尾海头,系兵家必争之地,故历史上多次发生不畏强暴、抗御外侮的爱国斗争。其中宋代的抗金斗争,明代的抗倭斗争和东林党人抗阉斗争最为突出,其影响之大在江南一带实属罕见。 
南宋时期,长江一线成为防御金兵的战略要地。抗金名将韩世忠驻军境内沿江地区,深得百姓爱戴,军民和衷共济、合力抗金,留下马嘶桥、庆韩镇、茯苓山、弄里芹菜等诸多传说。又有南沙丘氏先祖、江淮宣抚使丘崈,在金兵大军压境的危急情况下,亲冒矢石,指挥督战,阻敌于江淮防线以北,立下奇功,名留青史。 
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江南,江阴、常熟沿江地区即今我市境域首当其冲。境内军民不畏强暴,奋起抗倭,与入侵者殊死搏斗,事迹可歌可泣。其间发生的较大战斗有:奚浦之战,斩倭寇135人,缴获舟船27艘,是江南抗倭中最大的胜仗;杨舍三官堂之战,许蓉率民兵与倭寇拼杀,先败后胜,寇焚舟夜遁;三丈浦之战,官军击毁倭寇舟船7艘,敌仓皇逃窜。最为惨烈的是让塘之战,江西参政钱泮、太医院吏目徐詧和常熟县令王鈇在浴血奋战中均壮烈捐躯,同时遇难的还有钱泮、徐詧的随从家丁数十人。直到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军民齐心协力,建造起防御倭寇的杨舍堡城,江南人民才得以过上安定生活。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阉党专权,残害忠良,东林党人不畏权奸,在历史上书写了“敢与恶魔争高下”的不朽篇章。在这场抗阉斗争中,我市出了3位风云人物:一是名医缪希雍,凤凰人,人称东林党人中的“神医安道全”(水浒108将之一);二是进士黄昭,杨舍人,因抗阉而遭罢官,平反后任福建按察副使;三是缪昌期,塘市人,宁死不屈而惨遭杀害,后追谥“文贞”。 
张家港人在“三抗”斗争中显示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无疑是我国优秀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望族名贤灿若群星凝聚了澄虞地区文化精华 
     
衡量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主要标志之一是看名门望族和名贤名家。从历代志书可知,张家港境内的名门望族和名贤名家可谓群星璀璨,光耀千秋,凝聚了江阴、常熟一带的文化精华。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唐宋至晚清我市境内至少出了2名状元、1名榜眼、4名探花,数百名进士。河阳山的唐代状元陆器,是苏州地区历史上最早的状元。泗港境内的章卿赵氏从宋代至清代共出了37名进士,鹿苑钱氏在明代即有“一门九进士”之誉。港口蒋氏在清代出了父子宰相,杨舍郭氏、叶氏,塘桥庞氏、肖氏,恬庄杨氏、南沙丘氏、凤凰徐氏、妙桥金氏等均是登科中举、簪缨不绝,官至丞相、尚书、御史、总督者代不乏人。 
 此外,从晋唐至清代,境内的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医学家、音乐家、书画家、金石家、篆刻家等可谓英才荟萃。以文学为例,鹿苑钱牧斋是大诗人、大学者,在明末清初称雄东南文坛,他和绝代佳丽柳如是的爱情故事至今仍在民间久传不衰。以史学为例,杨舍郭庭坚在宋代修《江阴县志》,港口钱陆灿在清代康熙年间修《常熟县志》,塘桥庞鸿文在光绪年间修《常昭合志》,均泽被后世。以书画篆刻为例,清代恬庄出了著名篆书家杨沂孙,民国时期塘市出了篆刻家赵古泥。再以医学为例,凤凰缪氏世代行医,饮誉杏林,其中,明代名医缪希雍著有《本草经疏》,与《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同入《明史•方伎传》;清代名医缪柳村曾为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晚清名相翁同龢医治顽疾,均药到病除,传为美谈。当代泌尿外科专家缪廷杰,继承祖业,不仅医术高超,而且精于书画,被英国剑桥列为20世纪杰出人才。 
     
  享誉世界的历史名人在港城大地留下光辉足迹 
     
据古籍记载,有3位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人在张家港留下踪迹。这就是唐代大和尚鉴真、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 
鉴真是扬州人,为东渡日本传播华夏文明,历尽艰险,百折不挠。前五次渡海没有成功,第六次从我市境内黄泗浦出发,终于到达扶桑彼岸。苏东坡是四川眉州人,晚年在江南定居,其间在我市香山梅花堂小住,并挥毫题写“梅花堂”三个大字作为堂匾。徐霞客是江阴马镇人,曾多次到香山游览,还写下6首诗、2篇序,这是他在洋洋数十万言的《徐霞客游记》中唯一记述江苏秀美山水的诗文。 
此外,宋代韩世忠在境内沿江地区领兵抗金,明初朱元璋在巫子门大败张士诚,清代赵瓯北在杨舍留居并把酒吟诗,均是历史名人留踪港城的凿凿实例。诗人唐泰赠徐霞客诗中有“留君一坐即名山”之句。而今众多历史名人与张家港结缘,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张家港文化底蕴之厚重。 
以上所谈,仅是我市七彩史苑中的吉光片羽。笔者意在说明,张家港不仅有着值得骄傲的当代辉煌,其异彩纷呈的历史文化同样值得自豪。相信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通过逐步修葺和复建古迹景点,张家港必将以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交相辉映,当代文化和历史文化相得益彰的崭新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发表于 2006-5-30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 LOVE 张家港~
发表于 2006-5-30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张家港地处江尾海头,系兵家必争之地,故历史上多次发生不畏强暴、抗御外侮的爱国斗争。其中宋代的抗金斗争,明代的抗倭斗争和东林党人抗阉斗争最为突出,其影响之大在江南一带实属罕见。 

啊有英雄诞生的啦???
发表于 2014-3-4 17: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啊 多了啊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手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张家港青年网

GMT+8, 2024-6-12 03:09 , Processed in 0.01299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