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青年网

搜索
查看: 475|回复: 0

对“周洋”,无需“捧煞”或“棒煞”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9 18: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新手注册

x
从冬奥会的一“滑”成名到两个月后的今天,周洋,似乎一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遗憾的是,这个焦点,并不在于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就在温哥华勇夺两金的周洋本身,而是金牌周洋之外的“花絮”飞扬:

一个是“感谢门”事件。因为先感谢父母再感谢国家而被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批评”,进而引发媒体尤其是网络的“舌战”……进而在一部分心目中,因为“率直、不虚伪”,周洋给人留下一个“朴实、孝顺”的形象;

再一个就是近日发生的“工作门”事件。近有媒体报道,在4月7日长春市政府为奥运冠军周洋举行的庆功会会前,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市委书记高广滨,长春市市长崔杰、长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祝业精特别接见了周洋。在交谈中,高广滨书记关切地问周洋:“现在还有什么困难?”率真的周洋回答道:“我父母还没有工作!”(详见4月8日中新网转载新华网)

对此,人们褒贬不一,有的以为周洋“我父母还没有工作!”“是真话,无需指责”;也有的认为周洋为父母要工作“她进步了”……

但有一点不同的是,这次“工作门”事件没有像上次“感谢门”事件那样呈一边倒的态势,比如,就有网友指出:周洋在得到了相应的奖励之后,“再要求父母得到工作,这是特别要求,是不合理的”;有的甚至责怪周洋“顶着奥运冠军头衔搞特殊,周洋孝心变贪心”……

      同样一个人,说的几乎是同样一句话,也同样是和父母和领导有关,而此时的舆论却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捧煞”,一个是“骂煞”(原谅,仅仅是双引号的),其中的奥妙何在?
      不可否认,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国争了光,受到相应的奖励,本无可厚非,也是“国际惯例”。但我们是否想到,同样是为国争光,同样是在世界性的大赛上取得冠军,其奖励的数额和质量也是不等的。
      据4月7日《扬子晚报》披露:日前记者曾在吉林省体育局局长赵锋佩那里获悉,周洋有望得到省市奖励总共320万元。而对于在短道速滑世锦赛上夺得500米冠军的梁文豪来说,据记者估算,与奥运会冠军动辄数百万的“身价”相比,世锦赛、世界杯冠军的奖金只是“毛毛雨”即使算上此前他在国内各种比赛得到的奖金、补贴,总数恐怕也达不到周洋的1/10。
      或许也会有人说:世锦赛、世界杯冠军与奥运会冠军不是一个档次,好,那么对中国短滑队的领军人物、同样甚至超过周洋的王濛而言,又该怎样?即使撇开体育这个行当,其他行业的“冠军”又有谁能像体育冠军这样的“引人注目”?
      从某种意义上讲,“引人注目”并非坏事,但成为“关注的焦点”却并非“多多益善”,尤其对一个尚是“刚刚出道”的奥运冠军来讲,“捧煞”或“棒煞”都不足取。况且,一旦“冠军”的光环不再时,大家其实就是一平常人。而平常人还是以平常心态比较好。
      对周洋乃至“周洋”们,无论是“感谢门”还是“工作门”,无需“捧煞”或“棒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手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张家港青年网

GMT+8, 2024-6-16 05:23 , Processed in 0.09142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