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青年网

搜索
查看: 303|回复: 0

康复有指导,就业不出镇——大新残疾人有个“幸福工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8 0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新手注册

x
   “忠贤,来庇护工场上班开心吧?领了工资,给你闺女买书买玩具哦。”昨日,在大新镇残疾人庇护工场,残疾人李官明和陈忠贤一边择线头,一边聊家常。就在1年前,患小儿麻痹症的陈忠贤还一直活在自卑的阴影里。

    “招聘会我也去过,一看到我的情况,人家就让我回去等消息。其实是安慰的话,委婉地拒绝。现在进工场工作,大家都是残疾人,有烦恼说说,互相安慰。”提到康复中心,陈忠贤很开心。

    大新镇的残疾人庇护工场,是大新镇去年在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基础上设立的集康复、就业于一体的新型助残平台。这里配备了专业的康复器材,并安排一名专业康复技术指导员帮助残疾人进行机能康复。同时,通过镇政府牵线搭桥,当地4家企业与庇护工场建立了长期劳务协作关系,将一些简易的手工活外包给残疾人,只要镇上的残疾人都可以到庇护工场来。

    4年前,陈忠贤和一位残疾女孩结了婚,后来有了一个漂亮的女儿,而他在镇上残联的帮助下来到了残疾人庇护工场,一边进行康复训练,一边做点简单的手工活,日子越过越红火。

    “小孩全是父母亲带大的,老婆脚不方便。工作是镇上帮着找的,平时没活的时候我帮老婆看看小店,有了活过来打打零工,多劳多得,一个月差不多三四百块钱,我也蛮知足了,自己劳动,毕竟好一点。”陈忠贤说。记者采访发现,在庇护工场,残疾人都有说有笑地工作。“大家都是残疾人,在这里没有心理压力。”陈忠贤说。

    大新镇残联理事长谢玲告诉记者,镇里的残疾人庇护工场虽然才成立1年,但很受欢迎。“他们待在家里一个没有收入,还容易想其他的事情,精神负担越来越重,到这边来大家一起讲讲话,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不仅在生活上有一定的保障,在精神上也可以开心。”

    回归社会,创造价值,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今年已经53岁的朱品金是位重度残疾人,但他一直乐观向上,自己开了家手机营业厅,生意不错,还给自己和家人都买了城保。去年底,大新镇残联根据最新的残疾人创业奖励政策,给他发放了5000元残疾人自主创业奖励金,朱品金也成为大新镇首位领取创业奖励的残疾人。

    朱品金说:“手机店是去年开出来的,生意还不错,都是周边乡邻和亲戚照顾。虽然我是一个残疾人,但有了政府帮助,现在我有很大的信心去把自己的事业搞好。”

    据谢玲介绍,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一直是他们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市镇两级残联联合社保部门不断完善创业扶持机制、提高残疾人创业奖励标准,对残疾人自办实体、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满3个月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奖励和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谢玲说,下一步,大新镇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机制、最大限度地为残疾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努力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亲情、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新手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张家港青年网

GMT+8, 2024-6-13 10:23 , Processed in 0.02376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